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风雨客家人

河洛正音,中原风骨

何人是客?何为客家人?

顾名思义,很多人会这样理解:客居他乡的人所以自称客家人。但其实最开始客家人这个称谓是个他称,并不是客家人自称的。

“筚路桃弧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晚晴诗人、教育家黄遵宪用四句诗形象生动的概括了客家人的源流及人文特色。

从这四句诗里我们可以看到客家人的几个特征:南迁、方言、中原,而这几个特征正是我今晚分享的三个关键词。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所以我就用关键词“方言”作为今晚分享的开篇吧。

汉剧•客家话表演的地方剧:唱腔博采各剧种之长,朴实淳厚、高昂悲壮。 (图片来源网络)

作为客家人我辨认同族最轻易的办法就是听音,人在异乡经常会因为听出对方讲的是客家话而分外多出几分亲切来。

在我们的传统里,语言的存续是被看作比财产的延续更为宝贵的东西。“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这句世代相传的祖训足可证明。

这也形成了客家人的一个显著特点:虽然客家人分布的地域广阔,各地的客家人所说的客家话会略有差异,但是相互之间不会出现语言障碍。

也因此,客家话成了客家人身上最有辨识度的一个部分。我经常听音辨人,即为此般。

而客家话也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被称作是古汉语的活化石,因其保留了很多原来北方的中原古音。给大家念首古诗感受一下客家话的浓浓古音。

千年迁徙苦难与辉煌并进

客家人的历史是一部迁徙史,历史上,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居南方,经历过5次大迁徙。还有一说是6次,但目前学术界对这个次数之说尚未有定论。大家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客家学大师罗香林教授提出来的5次大迁徙。

这5次大迁徙也决定了如今客家人的主要地理分布,客家民系的孕育、形成、发展也是在这五次大迁徙里奠定的。下面我将给大家详细介绍这5次大迁徙的时间、成因及影响。

第一次迁徙公元317-589

第二次迁徙公元880-1126

第三次迁徙公元1127-1644

第四次迁徙公元1645-1843

第五次迁徙公元1866年后

客家第一次大迁徙

公元317—589年间,即两晋之交至南北朝期间

当时的晋王朝爆发“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为求生存,当时的中原汉族,被迫南迁。当时南迁的人口多由“衣冠士族”(大地主)率领,所以,也被称作“衣冠南渡”。

这次的大迁徙其实并没有给历史的发展带来特别深刻的影响,因为这次迁徙的客家先民人数不多,规模也不大,多数是为躲避战乱而自发南迁的流民,所到之处也大多是一些“南蛮之地”。

最大的影响是:在客家先民在到达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后,东晋统治者为了安顿和控制这些北来的侨民,在侨人较为集中的地方重置了州县。这也是史载的“侨制郡县”、“土段”“给客制度”产生的主要背景。

这些衣冠南渡的客家先民,仍然保留对中原郡望身份的自我坚持和被迫迁徙的无奈,所以依旧以“衣冠士族”自称,在侨居中保留中原文化习俗。这也定下客家人以后迁徙融合的基调:语言统一,习俗犹留,最大限度保留自己的文化习俗传统。

客家第二次大迁徙

公元880——1126年间,即唐末到北宋期间

唐朝经“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都走向衰败。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爆发了史上称之为“黄巢起义”的农民起义运动。这场运动历时十几年之久,虽然对瓦解和摧毁唐朝政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起义也给沿途人民带来了极其深重和残酷的灾难。无数原籍战区的无辜民众都遭受了死亡或逃难的命运。

随后五代十国的割据纷争和北宋的战事,加之长江流域的灾荒频繁发生,这些原因共同促成了第二次大迁徙。迫使在前一阶段从黄河流域的河南等迁到长江流域聚居的客家先民,再度大举南迁,最终到达闽、赣、粤结合部,成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

这次大迁徙无论从规模还是历时上都远超第一次大迁徙,使得原来相对落后的南方由于北方人口的大量迁入,加之南方本身相对和平的环境,经济迅速发展,最终导致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南北方人口的比重也由北重南轻转变为南重北轻。

客家先民也叩开了闽赣粤区的山门大举迁入,促使客家大本营逐渐形成,为汉民族一个崭新的民系诞生准备了足够的人力资源,奠定了客家民系的成熟和形成基础

客家第三次大迁徙

公元1127——1644年间,即两宋之交至明朝中叶

这次的南迁依然与封建统治的衰败和战乱密切相关。

当时的北宋国力软弱加之消极政治,对外军事软弱导致无数次战争失败,而战争失败所需支付的大量赔款又加诸人民赋税之上;对内放任官僚地主兼并土地的“不抑兼并”政策,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荒年大量招募甚至强制丁壮入伍的雇兵制,更大大影响百姓生产…

落后就要挨打,这些最终导致元兵的趁虚而入,中国历史上也第一次进入外族人统治的时代。元兵入主中原推行的是元朝的野蛮统治,动荡的社会经济中心的转移促使更多的中原汉民迁入较为和平的南方,更多的汉人涌入客家大本营(粤闽赣区),并与当地的畲族、瑶族等土著民族融合,但始终保持自己的民系特色。

这次大迁徙可以说是一个节点,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影响上来看,这次大迁徙之后,客家人的长距离南迁宣告结束而进入另外一种迁徙形态:即从客家大本营向外发展。而在大本营内部的人口流动中,客家民系走过了孕育、形成、完善的路程。至此,客家民系正式形成

而在客家大本营内,始终认为自己“根在河洛”的客家人共同拥有着自晋代以来流徙而产生的漂泊基因,共同秉承着魏晋“衣冠士族”所持有的清流思想和因两宋积弱而激发的民族自尊,使客家民俗表现出与当地民俗不同的色彩来,如语言上保持了中原古音,精神文化上保持了汉族传统(如忠孝义传家)。

这些文化传承也孕育了一大批客家英雄。如南宋末的爱国英雄文天祥,他是江西客家人,当时他起兵勤王所率之队伍也多是粤赣边区的客家人。

客家第四次大迁徙

公元1645——1843年间,即明末清初时

彼时,清兵入关,对汉族实行异策,激发了客家人维护汉族统治的民族自尊,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

另外客家大本营中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加之明末资本主义萌芽,伴随雇佣、租佃关系的变化,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植所获不足供应,遂居住于闽赣粤区的客家人纷纷外出。

又适逢清政府发起“移湖广、填四川”运动。于是,当时聚居在粤闽赣区的客家人也随政策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这次大迁徙,客家人大量迁入广西、台湾、四川等地,对此民谚有说“少己东不成市,有烟必有东。”可见客家人的迁入对当地经济面貌的影响之大。

同时,在迁徙定居地,客家人与当地土著长期共同生活,比如南方的畲、黎、瑶等族,在同化当地土著的同时,也接受了他们的一些生活习俗,从而形成了客家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客家第五次大迁徙

公元1866年以后,即清末时期

当时,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相继又爆发了长达十二年的土客大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

动乱再加客家大本营居住地人口的急剧膨胀,耕地面积的严重匮乏和自然灾害的侵袭,造成了客家人的第五次大迁徙。

因清末时期的对外贸易发展,虽然清末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但却独留广州这一口海外贸易枢纽,有些临近沿海的客家人为求生计,冒险出海谋生,所以这次大迁徙的路径是由广东中部、东部迁往西部、南部及海外南洋等地的。

这一时期的大迁徙活动影响更为深远,我的家乡梅州被称为“华侨之乡”,就是源于这次大迁徙。

在这次大迁徙中,相当一部分的客家人远走世界各地,遭遇各种颠沛流离、世事维艰的考验,促使客家人充分发挥了千年迁徙形成的冒险精神、抗争意识、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客家精神。

这一切也造就了客家人强烈的革命性,这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涌现出了一大批对近代中国影响极大的革命代表。

如洪秀全、孙中山、廖仲恺、黄遵宪、叶剑英、朱德等,都是促进中国发展的革命先人。

(叶剑英元帅,梅州客家人)

同时在迁往海外的客家人中,也对海外的经济、政治、文化作出了深远的影响和贡献。

如号称“大唐客长”的罗芳伯,就是清代移民南洋的客家人。他于1770年在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西部山口羊地创办的兰芳公司,对西婆罗洲的开发起了极大的作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奠基者叶亚莱,也是清代迁移到马来西亚的客家人。

如今在海外影响甚大的客家后裔商界政界名人也不在少数。如缅甸“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华人“报业巨子”胡仙、香港“领带大王” 曾宪梓、“人造革大王”田家炳、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副总理李显龙、泰国首富总理他信等都是客家后裔。

所以才会有“有太阳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是东方犹太人”这样的赞誉。

客家人的五次大迁徙,历经一千七百多年,苦难与辉煌并进,生生不息,是“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影响或选择下的适者”。

四大区域,同源不同样

(客家分布图)

如图示,客家族群的分布可以划分为四大区域:

1、闽西客家;

2、粤东客家;

3、赣南客家;

4、港台客家。

这四大区域的客家人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加之与当地原住民的融合,又发展出了各自不同的特点。


闽西客家

闽西客家人,闽西位于福建省西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此地位于汀江上游,多山地。闽西地区在唐末至北宋时期少战乱,相对比较安定,并且又有充分的开发与发展的潜力,因此客家人大量由中原地区迁入此地。

在闽西定居后,客家先民与先期到达的部分畲族杂居,文化上相互融合,但仍然大量保留了中原汉族的习俗,崇尚周礼古风,重视文化教育,具有明显的客家特色。比如闽西客家的代表建筑——土楼。

土楼是客家民居的典型代表,由生土夯筑而成,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令人惊叹。

关于土楼的宏大和神秘还曾流传过一个谣言——美国人把土楼当成是导弹发射井了。

2004年1月号的美国《核科学家公报》披露:美国侦察卫星曾制造一个荒唐故事:将中国福建省内有1500余座客家土楼认为中国的新核基地。报道称,1985年的一天,美国总统里根看到国防部情报局送来这样一份报告:“我们在这里使用‘群’并非哗众取宠。中国南部有一个核基地群很可能是事实。根据我们每天7次通过中国上空的KH22卫星报告,在中国福建省内有1500余座不明建筑物,呈巨型蘑菇状,与核装置极相似。新的越顶卫星可穿透高大建筑物,但对这1500座建筑毫无办法,可见中国核能研究已登峰造极……因此,查清这些建筑的性质十分必要。

虽然这是谣言,但从这个谣言我们也可以感受到土楼的宏大和壮阔了。

闽西客家除了土楼之外还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建筑——九厅十八井,也是客家民居三大典型建筑形式之一。

Tips

客家民居三大典型建筑形式

1、土楼;2、围龙屋;3、九厅十八井。

其中,经常有人将围龙屋和土楼混为一谈,但围龙屋和土楼其实是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详见如下围龙屋与土楼的同与不同。

围龙屋与土楼的不同之处:

1、土楼的外形为正圆,围龙屋的外形是椭圆;

2、土楼在居住方面突出家族的平等关系,围龙屋却是尊卑有序,等级分明;

3、土楼为全封闭结构,突出它的防御功能;

4、围龙屋是四通八达开放式的,淡化防御功能,突出祠堂功能;

5、土楼是闽南的福州人和闽西的客家人都有的一种民居;

6、围龙屋是客家人特有的民居,并被国际建筑学界公认为中国的五大传统民居之一。

围龙屋与土楼的相同之处:

都是聚族而居,都设有祖堂,都是向心有序的结构。

如果说土楼是闽西客家山区的典型建筑,那么九厅十八井就是闽西平原城镇客家聚落的代表建筑了。

九厅十八井•福建连城 (图片来源网络)

与土楼相比较,九厅十八井更接近北方的庭院建筑,它采用中轴线对称布局,是厅与庭院相结合而构建的大型民居建筑。

法律声明|邮箱登录|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 Copyright 2014-2021 深圳市港华新概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 : 粤ICP备14061577号  支持 : 熊猫品牌设计  统计 :
  粤公网安备 44030702000983号